研究重點
研究微菌叢對於消化系癌症、代謝症候群、罕見代謝異常疾病之角色,以及其致病機轉,並發展以微菌叢為核心的生物標記及介入策略。
以微菌叢為核心,研究上述疾病及其亞健康族群之多體學及表型組學,並建立其數位分身,以進行疾病的預測及預防。
以上述研究來發展精準健康的產、學、研之研發生態鏈,拓展從基礎到臨床、實驗室到病房照護、醫院到社區的產學創新研發價值。
近期論文發表
發表日期 | 作者 | 論文名稱 | 摘要 | 期刊名稱 | SCI Impact Factor |
2025年04月(Accepted) | 吳俊穎教授與林騰立同學等人 | Psoriasis risk in atopic dermat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dupilumab: a population-based cohort study. | JAMA Dermatology | 11.5 | |
2025年04月17日 | 吳俊穎教授與林騰立同學等人 |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receiving biologics targeting | 本研究發現,相較於口服藥物,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乾癬患者,其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較低。特別是使用抗TNF-α、抗IL-17與抗IL-23藥物的患者,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,但抗IL-12/23則無顯著差異。這些結果在不同年齡、性別、地區與共病族群中皆具一致性,支持生物製劑在乾癬治療中對心血管健康的潛在益處。 | PLOS Medicine | 10.5 |
2025年04月07日 | 吳俊穎教授等人 | The development of live biotherapeutic products: a position statement of Asia-Pacific Microbiota Consortium. | 本研究由亞太地區的腸道菌相專家就活性生物治療產品(LBP)的開發提出共識建議,涵蓋開發動機、前臨床研究與臨床準備三大面向。專家建議優先使用來源於人體與食物的菌株,並強調開發過程需嚴格進行功能評估、遺傳監控與安全性測試。臨床試驗應精心設計並落實風險管理,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。 | Gastroenterology & Hepatology | 23.0 |
2025年01月 | 高正彥老師等人 | An Integrated Platform for Investigating Drug-Microbial Interactions to Support Pharmacomicrobiomics Studies | Talanta | ||
2024年12月 | 吳莉玲老師等人 | Interleukin-1R1 deficiency worsen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hile gemcitabine treatment alleviates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-induced increase in intra-hepatic immune cells. | J Gastroenterol Hepatol. | ||
2024年11月28日 | 吳俊穎教授與林騰立同學等人 | Dupilumab impact on psychiatric and sleep disorder risk reduction in atopic dermatitis: A population-based cohort study | 本研究發現,相較於傳統治療藥物,使用Dupilumab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在三年內罹患焦慮、憂鬱、適應障礙與睡眠障礙的風險顯著較低。這些結果在不同年齡、性別、種族與共病群體中皆一致,尤其在非裔美國人族群中效果更為明顯。唯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風險差異不具統計顯著性。 |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| 5.8 |
2024年7 月30日 | 吳俊穎教授等人 | Short-chain fatty acids ameliorate imiquimod-induced skin thickening and IL-17 levels and alter gut microbiota in mice: a metagenomic association analysis | 本研究探討短鏈脂肪酸(SCFAs)對患有類銀屑病的老鼠皮膚表型、全身性炎症及腸道菌群的影響。使用咪唑(IMQ)處理的小鼠作為模型,並進行基因組學研究,分析SCFAs或抗IL-17抗體對皮膚厚度、炎症指標和糞便微生物的影響。結果顯示,SCFAs改善了IMQ誘導的皮膚增厚、脾臟增重及血清IL-17F水平,效果與抗IL-17治療相似。SCFAs還提高了微生物多樣性,並改變了腸道菌群組成,預示著其與糖類降解及苯丙氨酸代謝等過程有關。 | Scientific reports |